【概述】教学质量七年级 语文试卷 下册【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七年级语文下册试题及答案 篇一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烧灼(zhuó) 冗杂(rǒng) 闭塞(sāi) 戛然而止(jiá)
B. 辐射 (fú) 惬意(qiè) 粲然(càn) 叱咤风云(chà)
C. 嗔视(chēn) 凛冽(lǐn) 羸弱(léi) 怏怏不乐(yàng)
D. 乙醚(mǐ) 虫豸(zhì) 峰巅(diān)孜孜不倦(zī)
★2、下列每组词语中均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改正在所给的方格中。(2分)
A.尽态极艳 梦寐以求 锲而不舍 一尘不染
B.迫不急待 进退维谷 一反既往 气冲斗牛
C.迥乎不同 眼花瞭乱 无无穷年 家喻户晓
D.鲜为人知 锋芒毕露 来势汹汹 色彩斑澜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同学一下课追着老师问问题,同学们在一旁议论:有的说是勤学好问,有的说是不耻下问。
B.李明兴冲冲地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物理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C.“王教授,久闻您的大名,今天听到您这么精彩的演讲,我们真是三生有幸!”
D.小明同学站起来说:“郭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册所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他的《呐喊》。
B.冰心,现代作家,有诗集《繁星》、《春水》等。本册学了她的《观舞记》。
C.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预见了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D.“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是学者、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的人生信条。
★5、请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5分)
(1)王维在《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传达诗人宁静、淡泊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翼主张诗歌创作贵在创新,他的《论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
(4)“水”是大自然的精灵。古代诗文中有许多的含有“水”诗句,请任意写出两句。(要求有作者或出处。)(课内外均可)
★6、名著阅读。(4分)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的作者是______(人名)。在作者笔下,_______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____
“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_______(人名)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答。(4分)
一位家境困难的学生得了严重的眼病,需要高额的治疗费。同学们自发组织上街募捐。他们第一天的募捐语是“他得了眼病,请大家捐款”;第二天他们把募捐语改为“春天已经来了,可他看不到”。结果第二天募得的钱远比第一天多,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1)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你社区正在准备发动一场向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的捐助活动,请你帮忙拟写一条标语。 (2分)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文,完成8------12题。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把文中横线上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不能名其一处也 ②两股战战
③几欲先走④曳屋许许声
10、下列词语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2分)
A.几欲先走 B.稍稍正坐
C.虽人有百手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②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12、文中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中的“变色离席”与“几欲先走”为什么不矛盾?其作用是什么?(3分)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社戏(节选)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3、根据文意解释加点词语。(2分)
(1)自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弥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从第①段中 ……此处隐藏10376个字……,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叫。
⑦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
⑧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1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并抒发了什么感情。(4分)
12、“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这句话中,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作桥墩”?(3分)
13、第⑤段中连用两个“我没想到”“我更没想到”好吗?为什么?(4分)
14、选文结尾对彩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5、本部分文字除了歌颂老斑羚拯救种群的无私奉献精神,赞扬镰刀头羊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可贵精神我,还表现了斑羚们的高超技艺,可是第4段却写一对斑羚飞渡失败,这是否影响文章主题的表达?为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17分)
还能拿什么来爱你
①五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了,你把我送给了大妈做儿子。
②大妈把我拉到身边,抚摩我乱糟糟的头发,似乎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
③你好像终于松了口气,眼神轻松起来。是那样的眼神,才让我小小的心里忽然充满了怨恨,你把我抛弃了,你不要我了,你为此感到轻松。
④家里真的很穷,哥哥和姐姐常常为争一块馒头打得不可开交。寒冷的冬天,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人挤在一床被子底下取暖。记忆中的夏天我们总是光着脚度过……
⑤这是你把我送出去的理由吗?可是你知道吗?纵然再贫穷,那也是我的家,而你,把我从家里赶走了,不再让我叫你妈。
⑥大妈温和而且耐心地爱着我,爱着一个心里充斥着屈辱和怨恨的孩子,慢慢地用她饱满的爱将我一点点改变。我毕竟还小,容易被温暖。我终于叫她妈的那天,她哭了。
⑦七岁,我读小学的时候,我和妈跟着父亲一一也就是曾经的大伯去了城里。
⑧兴许是我的缘故,妈对你和那个家越来越照顾,走的时候,体面的房子都给了你,还有那些看起来不错的家具。那天你一直在看我,后来你伸手想摸摸我的头,我躲开了。
⑨第二天,我跟着妈离开了生活了七年的乡村,离开了你。
⑩我没有想到你会来。秋天的季节,街上刚刚有落叶的日子。那天放学回到家,进门就看见你。
我不知道那时候你多大的年纪,看起来像个老妇人,颜色黯淡的衣服,很久没有清洗的头发,还有粗糙的手指。看到我,你充满着慌张和惊喜,怯怯地唤我:石头。
别叫我石头。我粗暴地打断你,我叫张谦。
你一下不知所措起来,张了张口,没有说出话。妈端着菜从厨房里出来,说:张谦,不许这么跟婶说话,婶是来看你的。
饭桌上竟然有新鲜的玉米。我不假思索地伸手拿了一个贪婪地啃。这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但那时候你总舍不得在它们正新鲜的时候摘下来煮给我们吃,总要等到熟得咬也咬不动。
妈说:就知道自己吃,婶大老远给你背来的,你这孩子,怎么越来越不懂事。
咯噔一下,我猛地被噎住了,手里的玉米吃也不是放也不是。你慌忙站起来捶我的背。我咳了一声,咳出一粒玉米。你说慢点吃慢点,婶给你拿了好多呢……
我却失去了吃的兴趣,因为是你拿来的。我不想再接受你给我的任何东西——爱,或者其他。你将我送了人,我和你已经没有关系。
我读了初中,读了高中。那些年里姐出嫁了,哥也娶了媳妇,小妹去了广州打工,你身体不太好……这些事是妈告诉我的。听的时候,我一直沉默着。妈说:你考上大学回去看看婶吧,这些年,她一直惦记你。
我沉默片刻,摇了摇头。太久了,我不知道该怎样和你相处,犹如陌生人,是曾经爱过也怨过然后忘记了的陌生人。
你终于病倒了。这次,妈没有征求我的意见,而是下命令:张谦,你必须回去。
回村的路途漫长而陌生。等在车站的是已经年过四十的大哥。妈快不行了,他说,就是咽不下那口气,在等你。
你真老,满头的白头发,可是大哥说你才六十四岁。你看起来像八十四岁。
你的一双手干枯得只剩下皮。我站在你身边,为眼前的情形心酸,忽然想喊你一声妈,像小时候那样,可张了张口,喊的却是婶。
你听见了。伸出手摸索着找我的手。我弯下身来。你想说什么,可你太虚弱了,我只得将身体弯得更低,低到你的耳边。
断断续续,五个字,你说了好半天:石头,别怨妈……
石头,别怨妈。五个字,我的心像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二十几年光阴覆盖的痛,就那样一下被撕裂。你的手一松,我慌忙去握,终于握住,硌得我的掌心生疼。
你就那样走了。听到哭声一片,我呆呆地俯在你身边,握着你瘦削的手指,久久没有眼泪流出。
那晚,我和大哥为你守灵。大哥是个有些讷言的汉子,断断续续地说:石头,那些年,因为你,我一直生妈的气。不是气她把你送走了,是气她送了你而不是我……
我是出生在中间的孩子,上有哥姐下有妹,出生时就身体不好,多病,吃饭时总抢不过他们。大妈没有孩子,又看我们生活艰难,想过继一个抚养。那时哥已多少懂得生活,晓得大妈家里富裕,哭着喊着要过去,而我们家乡的风俗,过继给人的也应该是长子:为了我,你却硬是违了这个例……
你一定要将我送出去,我不知道那一刻你的心有多疼。而你在失去我的那么多年里,是怎样隐忍着不去看我,不去打扰我的生活。这么多年,我始终是你生命里的一道伤口,再也没有复原,你爱了我一生,想了我一生,也疼了一生。
你还能拿什么来爱我呢?在生活的苦难面前。而如今,我又能拿什么回报你呢?在生命的无情面前。
眼泪终于开始流下来。在你的面前,第一次,我哭得像个不懂事的孩子。
(作者:宁子,原文较长有删改)
16、阅读全文,看看“我”对生母的情感有什么变化。 (4分)
17、联系上下文,第段中“看到我,你充满着慌张和惊喜”的原因是 (2分)
18、文章写守灵时大哥诉说的情节,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19、品味文中画线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含义的理解。 (4分)
20 读了本文,你对母爱又有哪些新的认识,请联系实际,简单谈一谈。(3分)
四、写作(50分)
人生而为人,都是用自己的行动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演不同的戏。与戏台上的戏大大不同地是,人生之戏只有一次,不能颠倒重来,因此,要慎重对待,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请以“戏”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要说真话,抒真情。②自拟题目,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教学质量七年级 语文试卷 下册【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