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控制系统设计论文多篇

时间:2025-07-10 07:11:32
控制系统设计论文多篇(全文共10774字)

【编辑】控制系统设计论文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篇一

1电梯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情况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直接催生了房地产开发的热潮,因此电梯行业也从中受益。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如何在已趋成熟的电梯行业里独树一帜获得更多的消费者,使公司更好更快的发展。在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研究方面应该主抓三个方面:

(1)了解电梯自动系统的控制要求,在研制初期首先要明确该电梯的使用环境、容积、载重等基本情况。

(2)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配置。根据配置的不同在控制系统设计时应该有相应的区别,配置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确保电梯能够正常的工作。

(3)软件的设计。在要求和配置都明确之后就是要对该系统的软件开发以及研制,软件程序的开发主要有三个内容:图纸设计、核心程序的设计、电梯运行灵活性的设计等,该软件所要考虑的问题趋于全面,应能解决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电梯运行原理

在电梯的设计中最底层和最高层均会有信号传递按钮,在中间楼层内均由两个信号传递按钮,这四个按钮在电梯正常运行时是有明确分工的,最高层的信号传递按钮在接到信号时将信号向下传递,而当电梯在最底层时若高层或者中间层有信号输入时,那么底层的信号按钮把信号向上传递,而当电梯位于中间楼层时,有信号输入后,两个信号传递按钮会一个向下传递信号,一个向上传递信号。当乘客进入轿厢之后通过内选信号来选择楼层,在通过指定或者轿厢内部的关闭按钮将厢门关闭,在即将达到目标楼层时减速装置开始启动,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接受到正向的呼叫信心时则会在相应的楼层时开门等待,若接收到反向的呼叫时,电梯仍按照目前的运行方向继续工作直至此项任务完成之后再去响应呼叫指令。

3电梯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它的特点是运用起来很灵活,同时数字语言也比较清晰,因此广泛应用于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电梯的运行指令主要是由两个控制程序来实现,其一是自身内部运行控制程序,其二是外部呼叫信号,外部呼叫信号具有随机性,因此在控制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依靠顺序或者逻辑控制方法,应该由逻辑和随机相结合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3.1系统的控制要求

电梯自动控制模拟系统由机械装置和PLC控制系统组成,对于电梯的基本运行采用顺序逻辑控制模式进行,电梯的运行控制是根据电梯目前的运行状态和随机信号状态进行控制的。在电梯的运行控制中,每一个楼层都要设置一个接近开关其目的是检测当前轿厢的准确位置,还有就是能明确知道轿厢的运行方向。电梯运行的状态、承载的情况、所到达的楼层均通过LED显示屏显示出来。另外还要设置电梯运行方向的互锁功能以及电梯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安全稳定可靠。

3.2PLC与系统的配置

在进行硬件配置时我们选用了FXIN型可编程控制器,主要是考虑其具有几个独特的优点:(1)FXIN的控制器非常灵活,除过主机单元还可以进行扩展,比如A/D模块、D/A模块、I/0模块,这些模块的都具有一些特殊功能。在I/0模块中需要设计30个点,分别是14个输入点和16个输出点,主机方面一般采用FX1N-40MR等小型的基本单元即可。(2)FX1N型号的控制器指令方面的功能相对较多,包括有27个基本指令附加有89条功能性指令,在指令的执行速度方面也较快。(3)FX1N型号的控制器内部设有状态继电保护器、辅助继电保护器、寄存器、定时器和计数器,直接能够满足电梯控制系统的需要。(4)该种控制器的编程可以使用第三方编程软件,在编程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相关指令或者梯形图语言来进行。

3.3软件设计的主要特点

(1)在进行软件的设计时在同方向运行应优先考虑就近原则,这个原则在设计的过程中依据的电梯的运行方向以及具体的位置,若轿厢的运行方向是向上,但是在轿厢目前位置上方有外部呼叫信息,那么呼叫楼层所对应的继电保护器此时的状态显示为开,直到电梯到达所呼叫的楼层,继电保护装置随之关闭,就这样反复操作的过程中,继电器保护装置和呼叫开关相互合作可以完成电梯运行的所有操作。

(2)随机+逻辑控制方式。如果电梯在想某一个楼层运行时,那么所要达到的楼层有检测系统的开关,它的作用就是准确无误的对这一楼层实施判断,判断的主要内容包括该楼层的之前的呼叫信号,如果检测有呼叫信号,那么应该减速运转停止运行,如果没有检测到呼叫信号,那么轿厢将继续沿着原先的目标楼层运行。

(3)软件显示技术。通过软件显示技术可以清楚的判断轿厢的运行楼层载重情况,并将这些情况转化成SCD码然后实行数据输出,再通过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将具体的数字显示在LED显示屏上。如果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那么可编程控制器能够对电机实施有效的控制,将所有指令瞬时终止。

4结束语

电梯的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电梯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能够保障运行过程中人们的安全,电梯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是电梯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电梯将会获得更多的用武之地,因此电梯研究人员更应该努力创新,不断完善电梯自动控制系统保证其更加稳定安全和科学。

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篇二

关键词:家庭控制器自动监控安全防范

l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提高,促使了家庭实现了生活现代化,居住环境舒适化、安全化。这些高科技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生活习惯,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家居智能化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2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概述

智能家庭控制系统是以HFC、以太网、现场总线、公共电话网、无线网的传输网络为物理平台,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技术平台,现场总线为应用操作平台,构成一个完整的集家庭通信、家庭设备自动控制、家庭安全防范等功能的控制系统。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和集成技术建立一个由家庭到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综合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以此来提高住宅高新技术的含量和居民居住环境水平。

系统通常由系统服务器、家庭控制器(各种模块)、各种路由器、电缆调制解调器头端设备CMTS、交换机、通讯器、控制器、无线收发器、各种探测器、各种传感器、各种执行机构、打印机等主要部分组成。

3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功能

智能家庭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家庭通信、家庭设备自动控制、家庭安全防范三个方面。

3.1家庭通信

家庭通信可采用电话线路、计算机互联网、CATV线路、无线局域网等方式。

(1)电话线路

通过电话线路实现双向传输语音信号和数据信号。

< ……此处隐藏6580个字…… 张瑞。 Delta算子不确定系统扩展参数依赖H∞控制[J]. 控制与决策, 2009, 24(2): 293-296.

[8]胡刚, 任俊超, 谢湘生。 Delta算子不确定系统最优保性能控制[J].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03, 7(2): 139-142.

[9]GAO W B, WANG Y F, HOMAIFA A. Discretetim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system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1995, 42(2): 117-122.

[10]刘云龙。 变结构控制策略及在广义系统和δ算子系统中设计研究[D].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12.

[11]姚琼荟, 宋立忠, 温洪。 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比例-等速-变速控制[J]. 控制与决策, 2000, 15(3): 329-332.

[12]高存臣, 刘云龙, 李云艳。 不确定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趋近律方法[J].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9, 26(7): 781-785.

[13]刘云龙, 高存臣, 赵林,等。 离散变结构控制基于扰动动态补偿的理想趋近律[J]. 计算机应用, 2011, 31(7): 2011-2014.

[14]张彩虹, 刘云龙, 高存臣,等。 Delta算子不确定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J]. 控制与决策, 2012, 27(2): 237-242.

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篇四

关键词 控制论 设计艺术学 最优值 可行性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1控制论的阐释

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关于它的奠基性著作是由美国人诺伯特·维纳编著的。维纳把控制论定义为一门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即一门同时适用于生命现象与非生命现象的科学。

控制论中的“控制”具体来说,是控制动态系统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今天,控制的基础是信息,信息传递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而控制必须靠信息反馈来实现。信息反馈是控制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通俗地说,在一个超稳定的系统内,施控系统把信息发送给被控系统,被控系统输出信息反馈给施控系统。施控系统对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整理,并与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进行比较,继而调整控制信息,最后,再向被控系统输入经过加工、整理后的新的信息。如此反复,逐步缩小与目标的差距,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

2设计艺术学研究的控制体系方法

设计艺术学研究中的控制工作,是一个复杂过程,它是众多研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但它的实质和控制论中的“控制”一样,也是信息传输和信息反馈。从控制工作的信息传输和反馈过程可见,设计艺术学研究中的控制工作与控制论中的“控制”在概念上有相似之处:

(1)传输和反馈的基本过程是相似的。无论是设计艺术学研究控制工作还是控制论中“控制”,它们都要先确定一个标准,其次要通过这个标准去衡量成效这个过程在信息反馈完成后去实现,再次,如果出现误差,则需要采取纠正措施,使误差保持在技术达到的最小值。

(2)设计艺术学研究控制系统实质上也是一个信息反馈系统。在一个超稳定系统内,通过信息反馈,揭示研究过程中的漏洞,促进控制系统进行不断的优化,以逐渐趋于更加完美的状态。

(3)设计艺术学研究控制系统和控制论中的控制系统一样,也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它根据系统内的反馈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断克服系统的不肯定性,而使系统保持在某稳定状态。一般把趋近于目标的反馈称为负反馈,把偏离目标,打破原有稳定状态的反馈称为正反馈。

3控制论在设计艺术学研究中的应用

设计艺术学研究是一个稳定的系统,按照控制论方法,其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六个主要的子系统:确立设计研究课题,模拟设计计划,调查、分析、草案,实验、拟定设计报告书,客户评价反馈,修改定稿。每个子系统对其它五个子系统都有反馈作用。

第一步,我们应该明确设计课题的研究主题,由于设计主题中包含着思想文化、美学特征、客户形象等许多的内容,涉及到众多的方面,需要将较为宽泛的文化、美学等因素转化为比较具体明确的可操作的设计问题。同时,作为一个设计招标项目,也必须要有一个清晰地定位和明确的方向。于是在查阅分析国内外相关设计文献之后,选中一个侧重点,从中选取最具代表性,富有艺术审美与文化价值的符号或元素,由此设计几个研究方向。

第二步,当有了具体的设计主题并明确了设计研究方向之后,就开始准备为达到设计目标而要做的必要的计划工作。在工作方法上,采用控制论的方法,确定了由设计总监把握研究方向,编辑提交方案,经集体讨论修改后再有设计总监确定方案,设计小组协调整体的设计工作,这样就确保了每一阶段都能够达到阶段性的设计目标。

第三步,在广泛的的调研后,发现一个合适的设计艺术形式语言,设计出多个方案草图,经设计小组讨论初评后,每个小组都有些方案被肯定,一些被淘汰。于是,设计方案被不断整合。反映出设计研究中采用控制论方法使变量得到最大优化。

第四步,就是初评入选后的论证阶段,需要从工艺、材质、审美和客户要求作最佳的调整,这一步还需要做设计模拟实验,这是一个系列的设计。在正式设计完成提交给客户前,需要有一份详细的设计报告书。

第五步,等待客户的反馈,结果反馈给设计者后,通过反馈通道使设计者明确目标差的大小,并根据现实情况对控制器发出调整的指令,也就是通过设计的方式对产品进行调整或改良,已达到客户满意的水平,这个过程可能会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使最终产品更贴近于目标,这种控制过程就是负反馈调节,前文中已经提到,负反馈调节并不是一次性就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减小目标差、直到实现目标的过程,所以产品系统的反馈控制过程也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也需要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第六步,客户满意后,改良后的产品推入市场。这六步是一个完整的从产品设计到完成的步骤,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更新换代的今天,在设计艺术学研究中导入控制论思想,关系到设计的产品是否符合未来的发展,设计的产品投入市场时是否受到欢迎。

4结语

控制论在设计艺术学研究点就是在系统出现震荡或不稳定的时候,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进行调节,使系统重归于稳定。本文以控制论方法为基础,分析了其设计艺术学研究中的运用,明确了设计学研究方法论的重要作用,指出控制论是对设计艺术学研究有效的一种方法。在设计出现偏离目标或不稳定状况的时候,根据系统反馈信息调整设计或改变设计的方法,能够使设计品的发展更加靠近初始目标或重新归于稳定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M].南京: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控制系统设计论文多篇范文。

《控制系统设计论文多篇(全文共1077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