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新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0观后感心得(精品多篇)

时间:2025-07-02 07:11:56
新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0观后感心得(精品多篇)(全文共11297字)

【摘要】新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0观后感心得(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感动中国2020年度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一

2月17日20时,《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已故的志愿军空战英雄、抗美援朝一等功臣王海上将,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誉。

云上国防特刊发纪念王海将军文章,缅怀老一辈空军战斗英雄英勇无畏、血战蓝天、空中拼刺刀的战斗身影,追随战迹、告慰英雄、以觞读者。

王海将军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

1950年5月,王海从第四航校速成班毕业,成为人民空军的第一名歼击机飞行员。同年7月,分配至中国空军第四混成旅第11团任中队长,此时他所驾驶的,还是苏制拉-11螺旋桨战机。

然而,仅仅在1个月后,体能、勇气和技术过硬的王海,就调到第10团,学习驾驶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机——米格-15。此时的他还不会想到,仅仅不到一年之后,他就要驾驶着这架陌生的战鹰,向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空军——发起攻击。

这一年,王海24岁。

01带着铁皮副油箱起飞迎敌

年轻的中国空军,在战火中成长。据王海将军回忆,他所在的第10团,在米格-15上进行了3个月的改装训练,平均每个飞行员仅飞行了16个小时25分。在基本掌握了新型喷气战机的驾驶技术后,这批年轻的飞行员们,就于1950年10月19日投入了保卫上海的防空任务。

战局变化瞬息万变。仅仅在十几天后,为了应对抗美援朝战场美国空军的袭扰,王海所在的空军第四混成旅,就奉命北上沈阳(后改编为空军第四旅、升格为空军第四师,简称空四师)。1950年10月,空军第三旅在沈阳成立,先后接收第六和第四、五航校毕业学员88人,开始了紧张的战前飞行训练。10月31日,空三旅升格为空三师,因缺少飞行骨干,就把飞行时间较长、技术过硬的王海,从空四师调到空三师任第9团第一大队大队长。第9团的副团长,是他东北老航校的老同学、后来成为空军副司令、引入苏-27战机的传奇飞行员——林虎。

王海到空三师报到时,正是部队飞行训练最紧张的时刻。为了尽快的驯服新式喷气式战鹰,空三师指战员们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数九严寒,起五更睡半夜来保证飞行,即使春节也不休息。年轻的飞行员们几乎把有限的飞行时间掰碎,前三个月练习基本驾驶技术,从航线起飞、双机编队、双机航法、双机攻击、单双机攻击、四机格斗等课目练起;后两个月就要进入空战战法训练,苦练双机和四机追踪、单机格斗、八机航法、团编队、对地侦察照相、八机高空航法等高难课目。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了米格-15的飞行和战斗技能,平均每名飞行员飞行时间达到56小时53分。

按世界惯例,训练喷气式飞行员,一般需要300飞行小时以上,美国规定要求500飞行小时。但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陆军战友正在被敌人轰炸,留给空三师的战前窗口非常有限。1951年4月,空三师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序列,这些飞行时间还不到100小时的年轻飞行员们,正式担负起了战斗值班任务。

需要指出的是,就在1950年12月,当苏方向中方移交100架米格-15战机时,并未提供配套的机载铝制副油箱。或许在苏联人眼里,副油箱就是简单的密封铝壳,没有多大技术含量。然而,在当时百废俱兴的中国,连这种简单的铝制加工工艺也不掌握。为了保证空军参战需要,时任沈阳北陵飞机厂厂长的熊焰,不得不临时雇佣大量制壶手工匠人,采取白铁皮做骨蒙皮、铆钉固定、锡焊密封的土办法,为空军参战战机敲出了3027个铁皮副油箱。

就这样,王海和他的战友们驾驶着米格-15战机,挂着白铁皮做成的土副油箱,走上抗美援朝战场,与号称世界一流的美国空军展开了一场殊死大搏杀——这就是当时中国空军蹒跚起步时的条件,朝鲜上空的搏击,注定是一场生与死、勇与智、战与技、血与火的考验。

这一年,王海25岁。

02血性小伙乱拳打懵“老飞鸟”

在志愿军空军入朝作战之前,朝鲜半岛的天空基本是美国空军的天下。美军投入朝鲜战场的飞机多达1200余架,英国、澳大利亚、南非联邦以及韩国也投入了100余架飞机。占据绝对优势的敌方空军在战场上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缺乏防空火力掩护的志愿军地面部队,几乎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牺牲。

1951年夏季,抗美援朝战场出现战略相持态势后,为了重新扳回优势,新任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奥托·威兰借助空中优势,对志愿军发动了疯狂的“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即“绞杀战”。侵朝美国空军的兵力已由战争初期的14个联(大)队增至19个,作战飞机达1400余架。美国战术空军从朝鲜半岛南部新建的水原、大邱等5个机场起飞,对朝鲜北方的交通线展开狂轰滥炸。美第5航空队每天甚至为每个战斗轰炸机大队划定一段15-30英里长的铁路,安排进行分段轰炸。8月底时,朝鲜北方1200公里长的铁路线,仅剩下290公里能通车。从9月开始,敌人平均每天出动飞机5批100余架进行集中轰炸,逐步压缩轰炸范围,对一个点连续反复轰炸,对一段、一点局部交通线造成深度破坏,使志愿军和人民军难以修复

为了掩护朝鲜半岛北部交通线,年轻的志愿军空军不得不采取“边打边建,边打边练,在战斗中锻炼成长”的方针,分批紧急入朝参战。当时,志愿军空军勉强能上阵的仅有2个歼击航空兵师,1个轰炸机团和1个强击机团。志愿军飞行员在喷气式飞机上只有十几小时至几十小时的飞行经验,最多不超过100小时,更谈不上空战经验。不仅飞行员的技战术尚不熟练,指挥员也不善指挥,有的对空战还是门外汉。这支年轻的空军第一次上阵,面对的就是世界第一流的空军——美国空军。美军飞行员约有半数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都是消耗过成千上万吨航空油,飞过上千小时的“老油条”,拥有丰富的空战经验。所幸我方米格-15在作战性能上,与美国空军装备的F-86飞机基本相当,优于美军F-80、F-84战机,对强敌尚有一搏之力。

1951年10月20日,在先期入朝作战的空四师转回二线的同一天,包括王海在内的空三师50名飞行员,驾驶50架米格一15歼击机,编队开赴前线机场,接替空四师担任掩护泰川一带新建机场和平壤至安东一线交通运输的任务。在出征誓师大会上,王海代表本大队全体人员立下誓言:“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们将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去夺取空战的胜利。别看我们都是没有打过空战的新手,我们决不怕美国那些‘老油条’,我们有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而决不被敌人所压倒!”

11月4日,空三师7团首战告捷。三大队大队长牟敦康、副大队长赵宝桐击落美军2架F-84、击伤1架。同一时期,初上战场的王海一大队经验不足,几次升空出动也没抓到敌人。据王海回忆,“由于我们不会搜索目标,最初的几次战斗起飞, ……此处隐藏6899个字……宇率领的金银潭医院医疗团队为患者建起了一道生命屏障。

面对主持人白岩松“现在身体状况怎么样”的提问,张定宇说,目前他的身体情况比一年前还要略好一些,真该尝试中医的治疗方法,“走路稍微平稳一点,可以踩自行车了。”

回头去看去年的那一段,是什么样的日子?张定宇说,我是一个医生,也是一个医院的院长,我们是一个拯救病人的岗位,所以现在回头看壮烈也很平常。“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感动中国2020年度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六

“六十多年了,吃苦一直是传家宝,奉献还是家常饭。人们都在向着幸福奔跑,你们偏向艰苦挑战。为国家苦行,为科学先行。穿山跨海,经天纬地。你们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猎猎风旗。”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六十七年初心不改的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以下简称“国测一大队”)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当主持人念起这段颁奖词时,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被深深打动。

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誉的共有10名个人和1个集体,其中包括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陆、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等。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或在各自岗位尽己所能。他们将“伟大”与“平凡”画上等号,用担当和勇气感动中国。

国测一大队组建于1954年,主要负责国家测绘基准体系的建设与维护,包括国家和省级大地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重力控制网的布测。其测绘业务能力代表着我国大地测量工作最高水准,是我国基础测绘的主力军,多年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测绘保障。

六十七年来,国测一大队坚持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先后七测珠峰、两下南极、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西藏无人区、52次踏入新疆腹地,徒步行程6000多万公里。近年来,该大队承担完成的各项生产项目,一次上交合格率均为100%,产品优良级品率达95%以上,项目和科研成果多次获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

六十七年来,国测一大队累计完成国家各等级三角测量1万余点,建造测量觇标10万多座,提供各种测量数据5000多万组,先后承担和参与完成了全国大地测量控制网布测,完成了中蒙、中苏、中尼边境联测,京津唐张地震水准会战,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布测,全国天文主点联测,国家GPSA、B级网以及国家高程控制网、中国公路网GPS测绘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的建设和管理,海岛礁测绘、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等一系列重大测绘项目。

六十七年来,以吴昭璞、宋泽盛、钟亮其等英雄模范为代表的国测一大队几代测绘队员,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擎起自然资源事业测绘工作的光荣旗帜;有46名职工在野外作业时牺牲,还有许多人姓名难寻,连一块墓碑也没来得及立。因长期以来的突出贡献和卓越成就,国测一大队先后58次受到国家、省部级表彰,有78人次获得国家、省部级荣誉称号。

2015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参加首次珠峰测量的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充分肯定他们爱国报国、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并强调“不忘初心”,向全国共产党员提出“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的要求。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互致信函,代表中尼两国向全世界正式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这是国测一大队第7次深入生命禁区测量珠峰,并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新纪录。

感动中国2020年度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七

2月17日,《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顺丰快递员汪勇与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等一同入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远去的2020年,有难关有难题,更让人难忘,也因此感动在这一年,变得必须、必要,也那么必然。2020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感动更大的分量

2020年农历大年三十,武汉市民汪勇,在一个志愿者群里看到,因为武汉全城公交停运,医护人员上下班交通成了问题,汪勇决定前去帮忙。

汪勇是一名快递员,家中有父母需要照顾,儿只有两岁,每月的房贷车贷全靠自己的工资,和疫情前工余时间跑网约车才能还清。

疫情发生后他也曾犹豫过,担心万一感染,父母和孩子该怎么办,但当看到医护人员有需要,他仍然义无反顾地冲上前。

后来驰援武汉的医生越来越多,汪勇开始招募志愿者,车队人数迅速扩展到30人。出行需求解决之后,汪勇又发现,医院需要防疫装备,医护人员的一日三餐也需要保障。于是汪勇发出求助信息,希望更多的志愿者加入,为医护人员解决困难。后来,汪勇他们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接行业协会,组织三千人次的理发,找到公司谈判,在医院周边投放共享单车和电动车,解决医护人员短程通勤问题,甚至和政府部门协商,让一家被临时停产的快餐生产企业迅速复工,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继续提供餐饮服务。

而完成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快递员汪勇靠的只有坦诚相见和持之以恒,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每一个细密的需求,汪勇都可以察觉,也都能够解决。

从几千套羽绒背心洗漱用品、秋衣内衣、到在封城的武汉,几乎当天修好手机眼镜汽车,汪勇甚至为医护人员开发了一些需求,譬如送书送零食、假日时送花,微信群里组织红包雨

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每次带给医护人员的都是感动,让他们觉得有人在陪在身边一起逆行。从1月25日到4月8日志愿者汪勇每天只睡4个小时,他每天说得最多的话就是——

“你安心上班交给我来解决”

“你别慌我来接”“我不关手机”

“你们有需要我会立刻马上出现”

“把情况告诉我我去帮你想办法”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八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由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组主办的人物评选活动。年12月22开始网络投票。年2月14日20时,“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播出。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为: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张宝艳、秦艳友夫妇,带领女排重夺世界杯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琴弦上的放歌者阎肃,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层村干部买买提江·吾买尔,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莫振高,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奋不顾身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潜水员官东,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王宽,以及全体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

每一个故事,每一段人生,都是一篇激荡人心的精神史诗,也是一段悠扬抒怀的生命旋律,这旋律在爱的伴奏下缓缓流淌,仿佛一首如歌的行板,流入人们的内心。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新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0观后感心得(精品多篇)范文。

《新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0观后感心得(精品多篇)(全文共1129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