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0篇《大班户外体育教案》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大班户外体育教案》相关的范文。
篇1:大班户外体育教案【设计意图】:
在平时幼儿户外活动中,会时常发现大班的孩子们对放在器材角里的梯子特别感兴趣,他们会自主的组织与梯子有关的活动,有在梯子上跳的、走的、爬的等等。可见孩子对一把普通的梯子有着浓厚的兴趣。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好形式” 。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因此,我把孩子们感兴趣的梯子引用到我的体育活动中来,设计了借用梯子锻炼孩子平衡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孩子积极、自主的去摸索、去发现,教师作为活动的参与者、支持者、合作者有效的加以引导。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以及动作的灵敏性。
2、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各种玩法。
3、培养幼儿勇敢顽强的作风以及相互配合、团结共进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音乐、大竹梯一把、平衡木4个、小桥2座、1桶水、两个盆子、若干杯子。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集合幼儿,师生问好。
2、听音乐,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跳兔子舞。
二、基本部分:
1、根据老师的要求,在已经布置好的场地内,幼儿听着音乐跟教师一起到场地内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过小桥、走梯子和平衡木。
2、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积极提倡幼儿所想出来的各种玩法,请幼儿进行示范,并共同进行练习。
3、游戏:大竹梯上运水
(1)创设一个游戏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2)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并提出游戏的要求。
(3)让幼儿体验游戏,等幼儿熟练游戏方法后,组织幼儿进行比赛。
4、游戏:嘴咬纸杯运水。
(1)幼儿进行运水活动,教师进行观察指导,给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
(2)要求:把幼儿分成人数等同的四队,要求幼儿又快又稳地把水从对面送到终点,那组最快的一队就为获胜的队。
三、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听音乐,跟着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
2、收拾器材,师生再见。
活动反思:
为了让孩子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要爱惜水、珍惜水,我设计了运水这个活动。孩子探索欲望强,他们已经不限于教师传授的单一的游戏方法,总是在游戏中创造各种新的玩法,活动中发展幼儿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整个活动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引导、鼓励他们完成目标。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
篇2:大班户外体育教案【活动目标】
1.练习鉴赏挥臂掷远动作,锻炼上肢力量。
2.对投掷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基础单元砖8个、基础单元桥8个、沙包10个、绒布球40个、百变绳12根。
【场地布置】
【游戏玩法】
幼儿分成两组,成两路纵队在起点线后等待。游戏开始,每组第一名幼儿手拿“导弹”迅速走过小桥,前往发射点,向敌方阵地发射“导弹”,然后从场地外侧迅速跑回起点。与第二名幼儿击掌,第二名幼儿出发,游戏继续,直至所有幼儿发射完“导弹”。规定时间内,投入“敌方阵地”“导弹”多的小组获胜。
游戏规则:
1.幼儿投掷“导弹”时,脚不能迈过“发射点”。
【安全提示】
1.在无风的天气下开展此游戏。
2.“导弹”不能朝人投掷。
【活动反思】
一个体育活动首先让幼儿应该掌握什么是这个活动的重点。然后在活动中让孩子感到快乐的同时学会合作分享也很重要。但我个人认为,体育活动不仅如此,应该在活动中让幼儿感知或探索一些与体育有关的现象也很重要。因为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渐增,对一些常见的事情很感兴趣,他们也乐于去探究,所以我把目标2作为难点也写进了我的.活动中。旨在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探索意识。
篇3:大班户外体育教案一、活动目标:
1.能创造性的运用报纸自由玩耍,发展跨越、连续双脚跳,快跑、投掷、躲闪等各种基本动作。
2、体验创造性游戏的乐趣,培养与同伴之间协商合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报纸每人一张,球一张,起点终点标示物2个、场地布置、音乐
知识准备:幼儿已探索过报纸的不同玩法
三、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带领幼儿进入场地并做关节律动操。
2.朵拉探险游戏
(1)游戏:协商过河规则:幼儿探索过河的方法,注意每个队员间的配合,最后的幼儿要收回所有的报纸。
(2)游戏:草原骑马规则:引导幼儿将报纸卷成棍状当做马儿,进行连续双脚跳。
(3)游戏:穿越雨林规则:引导幼儿利用报纸将报纸变成遮雨工具,练习快步跑。
(4)游戏:采摘果实规则:利用报纸尝试用各种方法摘取高处的.果子。
(5)游戏:报纸大作战规则:将报纸团做球状,幼儿分成两组,两组之间有隔开。比赛开始后,幼儿要努力将自己一方的球都扔到对方场地,包括对方扔过来的球,最终球少的一方获胜。
3.结束游戏,放松运动。
四肢放松操,放松律动。
活动反思:
这次“报纸游戏”活动,由于选材是幼儿常见的报纸,孩子们对它很亲切,因而兴趣很浓厚。确定好活动的目标后,根据目标设计了活动过程,总的来说活动过程环环紧扣,自己的组织也较到位,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步步深入,积极开动脑筋,发展创新,不断想出新的玩法,既体现了老师的主导,又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孩子们兴趣很浓厚,感受到了游戏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实现了教育目标。
篇4:大班户外体育教案活动目标:
1、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在游戏中发展幼儿跳跃、平衡、钻爬的能力。
2、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品德,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喜羊羊(男)和美羊羊(女)挂饰一人一个,灰太狼挂饰一个,动物玩具若干,音乐及录音机。
2、场地布置:(矮个组)(中等个组)(高个组)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出示挂饰(喜羊羊和美羊羊)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邀请了两位动物朋友到我们班里来做客。(出示挂饰)你们喜欢它们吗?(发挂饰给幼儿 ……此处隐藏7109个字……从轮胎一端跨入另一端。
3、指导重点:
1、对能力较弱练习难度较大幼儿,教师可用“你需要老师的帮助吗”等语言进行提示和帮助。
2.让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练习的难度。
四、竞赛游戏:极限挑战
1、将幼儿分成4组进行迎面接力,每组准备轮胎1个,小梯子1个。
2、教师示范:第一、二组幼儿抬着有轮胎的梯子,到达终点交给对面小朋友;第三、四组幼儿接过梯子,到达终点时交到对面小朋友手中,依次类推。
五、结束部分
1.带领幼儿做腰、腿等部位的放松运动。
2.组织幼儿整理运动器械。
活动反思:
从这一实录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活动“预设”与孩子在活动中自发“生成”的关系,它们是连续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教师要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这样才能使活动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交流、共同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创设了运动环境后,“观察”孩子的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眼观才会有所察觉。最后才会对自己的察觉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策略。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篇10:大班户外体育教案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特点,了解图谱的各种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2、尝试用打击乐器来感受乐曲的节奏,并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体验共同表演的乐趣;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5、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动重点:
通过反复欣赏音乐,感知、理解音乐特点。
活动难点:
尝试用打击乐器和图形谱来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1、《狮王进行曲》CD碟,课件,打击乐器(铃鼓、木鱼各十件)及图片,大狮王面具。
2、图形谱,狮王和小狮子图各一张,大黑板,磁性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准备活动):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最近啊,森林里可热闹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幼儿随着音乐边做动作边进入活动室。)
二、欣赏:狮王进行曲
(一)以故事形式引导幼儿欣赏音乐
师:在这个大森林里,动物们正准备举行一个盛大的狂欢节,当风吹树摇时,远处隐隐传来了狮王的吼叫声“吼~”,这时,猴子从树上滑下来报告说:“狮王驾到!”乐队敲起了锣鼓,狮王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得意地大声吼叫:“我是森林伟大狮王,大家都来听我说,吼~”小狮子也跟在后面威风地叫着:“我是森林小小狮王,大家也来听我说,吼~”,狐狸为了讨好狮王,带着小动物们跳起舞来。听,森林里传来了好听的乐曲,小朋友们竖起你们的耳朵听听看,音乐里面有哪些动物,我们来比比谁的小耳朵最灵!(音乐起,听时老师适当提示小朋友:听到这里你们感觉怎么样?这里跟刚才有什么不同?谁来了?)
1、完整地欣赏乐曲一遍,提问:
(1)小朋友,听了音乐,你感觉怎样?
(2)你听到里面有谁?它们在干什么?(根据幼儿回答模仿动物叫声)
2、欣赏视频《狮王进行曲》
(1)幼儿安静地欣赏FLASH,感受音乐特点。
(2)集体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到椅子那儿自己找个位置坐好。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听听看音乐里面都有谁?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欣赏乐段一)
(二)分段欣赏(结合图形谱听音乐,理解图形谱的含义)
乐段一:(1)幼儿欣赏一遍,提问:你听到里面有谁?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2)我们的音乐可以用许多的符号来表示,(出示图形谱一)小朋友们请看上来,这些符号有什么不同?(长短、粗细的线条)这些细细的短短的线条呢就表示音乐比较轻比较短,我们拍的时候就要轻一点,长长的粗粗的就表示音乐比较长比较重,我们拍的时候就要重一点,谁能来拍拍?一起来拍吧。这里的.跟上面不一样了,应该怎么拍呢?(幼儿自主拍)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拍一遍吧。好,跟着音乐来,准备开始!(跟音乐看图谱拍节奏)
乐段二:(欣赏乐段二)
(1)幼儿欣赏一遍,提问:谁来了啊?(教师贴上狮王图片)
(2)(出示图形谱二)提问:这是什么?(大脚印)表示谁来了?这些毛毛的圆弧形又是什么意思呢?(表示狮子发出的声音很大,都在抖动了)你找到了几个毛毛的圆弧形?看着这些符号小朋友们会不会拍出它的节奏呢?
(3)让我们跟着音乐来吧!准备开始!(跟音乐看图谱拍节奏)
乐段三:(欣赏乐段三)
(1)幼儿欣赏一遍,提问:这回谁来了?(教师贴上小狮子图片)
(2)(出示图形谱三)提问:这些脚印跟前面的脚印比,有什么不同?小脚印表示什么意思?圆弧形呢?它们跟上一张的一样吗?为什么上一张的长这一张的短?(叫的声音有的长有的短)这些符号小朋友们会不会拍出它的节奏呢?(跟音乐看图谱拍节奏)
乐段四:(欣赏乐段四)
(1)幼儿欣赏乐段一遍,提问:这里面讲的是谁?
(2)(出示图形谱四)为什么这张图形谱在上面和下面都有一个符号呢?(表示两种角色一起表演)让我们一起拍拍它的节奏吧!(跟音乐看图谱拍节奏)
小结:像这些每个图形都在告诉我们,谁在表演,表演什么?这就叫图形谱。
(三)我们一起看着图从头来跟音乐完整地拍一遍吧!准备开始!(幼儿完整地跟音乐拍奏一遍。)
三、尝试根据图形谱的节奏分段进行乐器演奏
1、老师觉得我们小朋友要组建一个乐队一定没有问题,让幼儿分角色分段尝试演奏。
3、全体幼儿跟音乐进行完整演奏。
四、共同合奏,欢迎狮王
狮王远远地就听见大家演奏的乐曲声可真动听啊!它要来参加大家为它举行的狂欢节啦!我们一起用整齐、动听的演奏来欢迎狮王好吗?准备!(集体听音乐进行演奏)
五、游戏:捉迷藏。
1、交待游戏规则。
2、进行游戏。
六、结束活动
——玩得开不开心啊?还想不想玩啊?好,那就让我们把这个游戏带回去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吧。
评委点评:
优点:
1、能借助图谱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形象化。
2、教师音乐活动的感染力较强。
不足与建议:
1、音乐欣赏重视的是个性化的感受与表达,教师应创造欣赏的意境将儿童带入音乐世界自由驰骋,而不是将音乐故事强加给幼儿。
2、单纯的乐器演奏并不能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且该作品要用作乐器为之演奏难度较大。
3、倾听是音乐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活动中教师忽略幼儿对音乐的倾听感受,音乐概念的分析脱离音乐,整体只欣赏4遍音乐。
4、离开辨析音乐的想象是无效的想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