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综合实践主题课教学设计 篇一活动目标:
1、布置学生观察母亲平日的工作与生活。
2、通过各种方法查询资料,了解母亲及母亲节的来历。
3、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为妈妈庆祝母亲节。
4、通过活动,教育学生关爱母亲。
活动准备
1、查询资料,了解母亲节的来历。
2、为庆祝妈妈的节日作准备。
3、调查表。活动过程
一、启发导入: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齐唱。
同学们,这首歌曲在好几年前开始风靡,可如今仍经久不衰,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为什么呢?因为它唱出了我们的心声,表达了我们共同的情意。
2、今天我们这节课的活动主题就是妈妈的节日。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了解自己的母亲
妈妈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从小就享受着妈妈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我们了解自己的妈妈吗?我们怎样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呢?
1、根据自己对妈妈的了解,写一写有关妈妈的事情。妈妈的年龄:
妈妈最喜欢吃的东西:
妈妈最喜欢做的事情:
妈妈最大的心愿:
2、根据自己的回忆,写一写妈妈让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情。
3、根据和妈妈谈心的细节进一步了解妈妈的生活与工作,把情况记录下来。
4、观察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工作和家务的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5、现在你对自己的妈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呢?把你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好,在小组里交流。
(二)关于母亲节
1、五月份有一个最深情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又是怎么来的呢?请同学
们把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2、你准备怎样庆祝妈妈的节日?在妈妈的节日中,你准备做些什么?
(1)全班交流。
(2)小组研究:哪些事更有意义?为什么?
(3)小组汇报。
3、在我们的心中,妈妈是最漂亮的人,用笔为妈妈画一张像,
并送上一首《妈妈,感谢您》送给妈妈。
(三)交流展示会
1、把自己收集、调查的资料(诗词、成语等)展示出来,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尊敬。
2、怎样看待妈妈对自己的批评?在小组里讨论。
(四)体验大行动
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坚持半个月,并写出体验日记。
(五)一起吟诵《游子吟》。
综合实践主题课教学设计 篇二活动目标:
1、自主学习找到围裙的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完成围裙的制作。
2、尝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能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创作兴趣,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感受围裙创作的奥妙。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围裙制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制作经验。
难点:在设计制作中能发现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示范作品、制作的材料。
学生准备:布袋若干、剪刀、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魔术激趣:
师:今天我给大家变个魔术,请同学们看看布袋变成了什么?
生:围裙。
师:老师穿上用布袋变成的围裙好看吗?
生:好看。
2、了解用途: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围裙有哪些部分组成?
生:三部分组成:吊带(肩带)、围布、围带(腰带)
师:围裙是家庭劳务的主要服装之一,都谁在家里穿围裙?
生:爸爸、妈妈、奶奶给我们做饭…
师:为什么穿围裙?围裙有哪些作用?
生:保护衣服不被磨损、污染;保护家人不被烫伤;
师:围裙有这么多的用途,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为家长制作一个围裙?
师: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用布袋变围裙。(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实践体验:
活动一:初次探索发现方法
1、观察比较:每组桌子上都有一个布袋,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围裙,你能找到制作围裙的方法吗?
2、讨论交流:小组讨论如何用布袋制作围裙,交流制作想法。
3、预设困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预设困难,你认为在制作中,哪一部分会比较难?为什么?
【PPT】活动提示:
A、小组合作学习用一个布袋尝试完成围裙的制作。
B、汇报制作中出现哪些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c、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操作时要注意安全和卫生。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克服困难,用你们集体的智慧来找动手制作吧!
4、学生制作:教师深入小组进行指导,发现共性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5、教师讲解:亲自示范演示剪腰带的方法
活动二:交流困惑、解决问题
1、展示围裙:请每组派一名同学穿上围裙到讲台前面进行展示。
2、交流反馈:交流小组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三:积累经验、创新改造
1、积累经验:全班进行交流,介绍制作的小窍门,提升制作经验。
2、制作创新:请同学们结合大家总结出的方法和窍门,继续完善小组的围裙,进行大胆的创作。
3、巡视指导: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辅导后进生动手能力的训练。
三、拓展延伸、总结评价:
1、展示评价:请各个小组展示你们的围裙作品,并简单介绍作品。
2、拓展延伸:播放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不同的围裙
3、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很好,能完成了围裙的制作。希望同学们积极准备参加“围裙创新设计大赛”的活动!
综合实践主题课教学设计 篇三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搜集当地所产粮食,让学生认识各种粮
2、了解各种粮食的用途及营养价值。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口语表达、动手操作及交流能力。
4、通过活动,学生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重点:
认识各种粮食并了解它们的用途及价值。
难点:
认识各种粮食并了解它们的用途及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媒体课件
学生:
搜集各种粮食,做手工粘贴画,上网查资料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此处隐藏1557个字……
3、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问题,把学生按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组。
5、指导小组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方案。
6、全班讨论、研究、完善研究计划。
三、分组研究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分组自主研究(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研究或者巡视各组研究的情况)
四、交流研究成果。
1、各小组汇报交流研究成果。(汇报展示成果的形式可以多样,如:描述、画、
数据等)
小组汇报时有组长主要发言,其他组员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疑问请这个小组回答。这样共同研讨,活跃课堂气氛。
2、教师简要小结。
五、教师课堂小结
鱼听得见声音吗?
鱼知道饥饱吗?
鱼怎样运动的?
综合实践主题课教学设计 篇七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家乡有哪些物产,了解家乡的经济特点和人们生产生活情况。
2、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初步培养学生为家乡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并使之能为家乡经济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2、每位学生至少准备一样家乡物产(实物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说说你知道的祖国各地的物产。
二、了解家乡有哪些物产。
1、师:你知道家乡有哪些物产?
2、学生回答,列举家乡物产。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列举:农产品、工业品、矿产资源等。
3、编儿歌。学生根据提示“家乡什么多?家乡水多,千条沟,万条河。家乡产什么?产当归,产百合,产凤梨,产苹果……”将列举的物产编成儿歌:家乡什么多?家乡产什么?……
4、拍手游戏:将编成的儿歌配上击掌的节奏念一念。教师先示范儿歌,然后学生自由分组练习自编的儿歌,玩一玩“拍手接龙”。
三、家乡物产博览会。
1、师: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很多家乡的物产,下面我们来开个家乡物产博览会,把家乡物产展示出来,介绍给大家。
2、教师向学生讲明活动步骤,明确任务,并参与到某一组的活动当中去。
(1)自由分组,布置展台:每小组6~~10人,摆好自带的家乡物产,尽量把展台布置得漂亮、有特色。
(2)准备解说词,推荐解说员:展台布置好后,大家根据展示的物产写好解说词,并推荐1~2名解说员。
(3)参观: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各小组展台,听解说员的讲解。
(4)评价:参观了家乡物产博览会,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哪个展台布置得好?哪位解说员解说得好?
3、小结:家乡物产博览会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的物产真丰富,你想让更多人了解家长的物产么?那就得为家乡的物产作推销,作宣传。
四、推销家乡物产。
1、从下列方式中,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推销家乡的物产。
A、设计包装。
B、设计广告语。
C、其他的方式。
2、教师分发学生设计需要的卡片或纸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设计。
3、学生上台展示。
师:大家设计得都很认真,我们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吧!学生将设计的广告卡片贴在黑板上,设计的包装放在讲台上,并作现场演示。
4、小结:从刚才的设计可以看出大家确实用了心思,接下来,我们来评选最佳广告语和最佳包装设计吧!
5、评选最佳广告语、最佳包装设计。
五、总结,提出希望。
综合实践主题课教学设计 篇八【活动目标】
1、通过研究探讨确立研究的主题,制定好研究的方案,分好研究小组,设计好具体的研究计划。
2、学会设计具体研究方案,提高学生分析研究的综合能力。
3、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4、通过研究探讨培养学生保护名胜古迹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围绕“陆巷古村”确定研究小课题,制定出具体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设计、讨论等多种方式展开研究性学习。
【活动准备】
学生:游览参观陆巷古村,听导游介绍陆巷古村的建筑特点,听老人们讲讲陆巷古村的历史,上网搜索陆巷古村的相关资料。
教师:指导学生前期研究,关注进程,了解情况;制作课件。
【活动主体】小学四年级学生
【活动流程】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录象播放:东山的名胜古迹。
2、你们喜欢这些名胜古迹吗?你知道它们在哪里吗?
二、确立研究的主题。
1、东山的名胜古迹很多,东山的古村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陆巷古村了,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板书课题:陆巷古村。
2、你们想要更多地了解它吗?都想知道哪些方面呀?学生交流。
3、教师引导归纳:
大家想得真不错,陆巷古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自然环境优美,景色十分迷人,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内涵丰富;吸引了众多游客。它出色的建筑更需要我们大家的保护。
板书:景色迷人,名人辈出,牌坊接踵,建筑艺术,知名度,保护。
三、组成研究小组。
1、这些都是我们想要了解的关于陆巷古村的事。为了了解地更深入,我们需要分组合作进行。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你对哪个感兴趣?
交流。
2、根据学生的意愿组成研究小组,选出研究组长,确立研究内容。
3、讨论组名。
教师点拨:根据研究的方法和学生喜好,大致命名。
(只要切合主题,尊重学生的命名。)
四、制定小组研究方案。
1、我们怎么来进行研究呢?我们来制定一个合理的研究方案吧。
2、出示一份研究方案,指导填写。
(1)研究方案中要根据你研究的内容制定出具体的研究方法,比如亲自体验,摄影,网上搜集资料,调查采访等。
(2)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注明具体的活动时间、地点、内容。
(3)研究的成果可以用多种形式展示出来。
(4)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想法,进行修改或自行设计。
2、进行方案填写。
3、投影仪展示,交流方案。
4、相互评价。
点拨:
A、研究的主题语言表达要规范
B、研究过程的安排要合理
C、论证可行性:遇到不能解决的环节可以求助听课老师;邀请陆巷古村导游现场指导;打求助热线电话。
5、根据教师的建议,改进方案。
6、方案展示。
陆巷古村
五、活动总结。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方案设计,来真正领略一下这一保存最完整的江南古村落的风采吧。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